2026年QS榜单落地,MIT第14次蝉联冠军,但最大故事线却在英美之外。帝国理工守住世界第2,把“剑牛”双双挤下一格,折射出QS对科研产出、产业合作权重悄然加码。牛津、剑桥虽仍居第4、第6,却罕见同步退步,提醒传统名校:守成已难抵新锐冲击。
中国内地高校继续“量价齐升”。清华上升3位至第17,北大稳居第14,把TOP20的“玻璃天花板”彻底变成“旋转门”;更亮眼的是香港大学一口气跃6级重返第11,带动5所港校集体上行,显示“国际化+多样性”新指标对多元生源地区确有红利。反之,澳洲去年“九星连珠”的盛况回落,墨大、新南威尔士、悉大虽仍在前20边缘,却全部小幅下滑,印证排名博弈如逆水行舟。
值得关注的是,QS今年把“国际学生多样性”单列监测,虽暂不计分,却预示未来分数池可能再扩容。对高校而言,仅靠学术声誉“吃老本”的时代结束,如何平衡卓越研究与全球人才生态,将成为冲击2027榜单的新赛场。对于申请者,排名是风向标,不是终点站;选校仍须回归“专业—城市—成本—文化”四维坐标,才能把自己读成下一届“母校骄傲”。
免费领取最新剑桥雅思、TPO、SAT真题,免费为孩子制定留学规划
4008-125-888
周一至周五9:00-22:00周六至周日9:00-18:00Copyright © sh.xhd.cn 新航道(北京)管理有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总部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28-1号6层601
CP认证:京ICP备05069206号-5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51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