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PT103(数据库导论)和CPT105(Java编程导论)是西交利物浦大学的两门基础计算机课程。以下是对这两门课程重点难点内容的总结,希望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要点,建立坚实的计算机基础。

一、课程大纲概览
1、CPT105 Java编程导论
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基于Java的面向对象编程(OOP)核心原理与实践。通过学习,学生将扎实掌握类、对象、继承、多态性及封装等基础OOP概念。学生将运用广泛应用于行业的Java语言,培养设计、实现和测试面向对象程序的实践技能。同时,课程强调了设计原则与模式的应用,以构建健壮、可维护且可扩展的软件解决方案。通过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,学生将能够分析评估不同的OOP方法及其对软件设计的影响。
学习成果:
A. 运用Java设计、编写、编译、测试、调试并执行计算机程序,展现对语法、控制结构及基础I/O操作的娴熟掌握。
B. 阐释并应用面向对象编程原理(如抽象、封装、继承与多态性),开发健壮且可维护的Java应用程序。
C. 开发Java程序时遵循软件开发最佳实践,包括文档规范标准。
2、CPT103 数据库导论
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数据库系统。学生将掌握基于实际需求设计数据库系统的能力,或通过重组数据库表结构优化现有设计。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编写与分析SQL语句的能力,实现对现有数据库表的查询、插入、删除及修改操作。学习过程中,学生还将认识数据库系统的社会影响及数据库环境中的潜在风险,并运用所学知识规避这些风险的危害。
学习成果:
A. 设计并部署满足业务目标的数据库系统。
B. 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(如MySQL、Microsoft Access)创建、查询和管理数据。
C. 编写SQL查询语句以检索、筛选和组织数据。
D. 阐释并评估创建和维护信息系统的法律、社会、伦理及职业影响。
E. 识别并缓解数据库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或安全隐患。
二、重点难点解读
▲ CPT105 Java编程导论
1. 课程定位
这门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编程入门课程之一,以 Java 为主要编程语言,侧重面向对象编程(OOP)思想的掌握和实践。CPT105不仅是基础技能的训练,更是未来进入算法、软件工程、人工智能等方向的“必修通道”。
2. 学习重点
(1) Java语言基础
• 语法掌握:变量、数据类型、运算符、条件语句(if-else, switch)、循环(for, while, do-while)、数组等。
• 输入输出:掌握 Scanner 类(输入)、System.out.println(输出),以及文件 I/O 的基本操作。
• 调试与错误分析:理解常见的编译错误、运行错误,并能利用 IDE(如 Eclipse/IntelliJ)进行调试。
(2) 面向对象编程(OOP)核心概念
• 类与对象:如何定义类、实例化对象、构造方法的使用。
• 封装:成员变量的访问控制(public, private, protected)、getter/setter 方法的设计。
• 继承:父类与子类的关系,`extends` 关键字,代码复用。
• 多态:方法重写(override)、方法重载(overload)、运行时多态。
• 抽象与接口:抽象类(abstract class)、接口(interface)的设计与使用。
(3) 软件设计与实践
• 程序结构化与可维护性:如何把大问题拆分成小模块;如何利用 OOP 提升代码复用。
• 代码规范:变量命名、注释、文档生成。
• 设计模式:虽然不会深入,但可能会涉及单例模式(Singleton)、工厂模式(Factory)等简单案例。
(4) 开发流程
• 编译、运行、调试:使用命令行或 IDE 完成完整的开发闭环。
• 单元测试与异常处理:try-catch-finally 机制,JUnit 等测试框架的入门。
3. 常见学习难点
• 抽象思维:初学者往往习惯过程式思维,而 OOP 强调抽象、封装和对象之间的交互,需要一定时间适应。
• 继承与多态:容易混淆“方法重写”和“方法重载”;理解“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”的场景也比较抽象。
• 调试能力:初学时可能更关注写代码,但不懂调试就难以解决复杂问题。
• 良好代码习惯:新手往往能实现功能,但写出的代码缺少模块化和规范性。
4. 学习建议
• 循序渐进,先熟悉语法
建议从简单的语法题入手,如 LeetCode 上的简单编程练习,确保能熟练写出正确的控制结构。
• 注重 OOP 思维培养
不仅要会写类,还要思考“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类”,例如“一个学生管理系统”应如何分解为类、对象及其关系。
• 善用IDE
Eclipse 或 IntelliJ IDEA 可以大幅提升效率,掌握调试工具(断点、变量观察)有助于培养工程化思维。
• 参考设计模式
在掌握基础后,可以尝试理解简单的设计模式。这有助于日后学习更复杂的软件工程课程。
▲ CPT103 数据库导论
1. 课程定位
数据库课程与编程课程并行开设,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如何写程序的同时,也学会如何管理和操作数据。这是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中的另一大支柱。数据库的知识不仅适用于软件开发,也与数据科学、人工智能、商业分析等领域紧密相关。
2. 学习重点
(1) 数据库基础理论
• 数据库与DBMS:理解数据库系统的作用、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(如 MySQL, PostgreSQL, MS Access)。
• 关系型模型:表、行、列、主键、外键、约束。
• 范式化理论:第一范式、第二范式、第三范式,如何通过表结构优化减少冗余。
(2) 数据库设计
• ER图(实体-关系图):如何将现实需求转化为数据模型。
• 模式设计:如何定义表、字段类型、约束。
• 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:从抽象模型到可实现数据库的过程。
(3) SQL编程
• 数据查询:`SELECT ... FROM ... WHERE ...`
• 数据更新:`INSERT`, `UPDATE`, `DELETE`
• 数据排序与聚合:`ORDER BY`, `GROUP BY`, `HAVING`
• 连接操作:INNER JOIN, LEFT JOIN, RIGHT JOIN
• 子查询与嵌套查询:在复杂业务逻辑中的应用。
(4) 数据库安全与伦理
• 安全风险:SQL注入、权限管理、数据泄露风险。
• 社会与法律责任:如GDPR、个人隐私保护。
• 职业道德:如何避免数据库被滥用,如何在实际工作中保证合规性。
3. 常见学习难点
• 抽象到模型的转化:从现实问题(比如学生选课系统)转化为 ER 图,再变成数据库表结构,对初学者是一个挑战。
• SQL语句的逻辑思维:复杂查询往往需要多表连接和子查询,容易出错。
• 范式化与性能的平衡:过度范式化可能导致性能下降,而非范式化又可能导致冗余,理解这种权衡需要经验。
4. 学习建议
• 重视ER建模练习
多做案例,如“图书馆管理系统”“在线购物平台”,从需求分析到 ER 图绘制,再到表设计。
• SQL要反复练习
建议每天动手写 SQL,而不是只看教材。可以在 MySQL Workbench、SQLite Studio 等工具里做实验。从简单的单表查询过渡到多表连接、聚合操作。
•结合未来课程
后续数据科学、机器学习都需要数据库支撑。提前熟悉数据导入导出(如 CSV ↔ SQL),对以后处理大数据有帮助。
这两门课程相辅相成,能够为学生未来计算机科学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。如果学生遇到课程方面的问题需要解答,随时可以联系新航道的课程顾问。新航道将针对你的学习基础和学术目标,安排一对一西交利物浦大学课程辅导。通过有针对性的辅导,你将及时解决课业疑问、掌握课程重点、消除学习难点、提升专业技能,从而在课程中有更好的表现并收获满意成绩。
免费领取最新剑桥雅思、TPO、SAT真题,免费为孩子制定留学规划
4008-125-888
周一至周五9:00-22:00周六至周日9:00-18:00Copyright © sh.xhd.cn 新航道(北京)管理有咨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总部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28-1号6层601
CP认证:京ICP备05069206号-5
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513号